提起哨兵,大家肯定再熟悉不过,他们会第一时间发现危险并发出警告,今天介绍一下诊断贫血的“哨兵”----贫血三项。
贫血三项指叶酸,维生素B12,血清铁蛋白,这三项血清学检测可对贫血原因和贫血类型作出较全面的评估,辅助临床对贫血患者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叫维生素B9、抗贫血因子、蝶酰谷氨酸等,参与许多化合物的生成和代谢。叶酸作为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之一,不能由人体合成,主要来源包括绿叶菜、豆芽、水果、动物肝脏等,缺乏会对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叶酸缺乏的相关疾病:
一、叶酸缺乏与新生儿缺陷
叶酸缺乏会引起新生儿神经管缺陷、脊柱关键部位发育受损,导致脊柱裂、无脑儿和脑脊柱裂的畸形儿。1991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首次证实了妊娠前后补充叶酸可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发生,降低50-70%的发病率。
二、叶酸缺乏与巨幼细胞性贫血
叶酸的缺乏使红细胞DNA的合成受到了抑制,核蛋白形成不足,骨髓中新形成的红细胞不能成熟,细胞分裂增殖速度下降,细胞体积增大而出现了巨红细胞,从而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患病时会出现习惯性流产、早产、婴儿出生体重过低、胎儿消化不良及生长迟缓等。
三、叶酸缺乏的其他疾病
老年期痴呆症、抑郁症及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生异常等有关脑病变疾病,都与叶酸的缺乏有着一定的关联。缺乏叶酸还可能引起肿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肠炎、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还会出现舌炎、生长不良、智力退化等症状。
叶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1、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简称巨幼贫,叶酸浓度可反映近期体内对叶酸的需求情况。叶酸浓度低可影响DNA合成而造成细胞核成熟和分裂障碍,因而细胞变大,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2、摄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加:人体每日叶酸需求量约为50-200μg,由于叶酸在体内贮量不多(5-15mg),而叶酸常因烹调不当而大量丢失,故当摄入量不足时(妊娠期、婴儿期、慢性酒精性肝硬化等),或当体内需求量增加(恶性肿瘤、甲亢)时,可导致叶酸缺乏。
3、肠道吸收不良的疾病:如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短肠综合症、小肠麻痹等可引起叶酸缺乏。
4、恶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叶酸水平增高。而缺铁性贫血、慢性炎症、恶性肿瘤所造成的贫血叶酸可在正常范围或升高,因此叶酸测定对贫血病因鉴别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是一种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维生素B12不能在人体内合成,主要来源是肉类、鱼类、蛋类和奶制品。维生素B12缺乏时,主要引起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异常。
维生素B12缺乏的相关疾病:
一、维生素B12缺乏与造血系统
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为虚胖,面色蜡黄,毛发稀疏,常有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多见于20-40岁孕妇和6个月-2岁的婴幼儿。
二、维生素B12缺乏与神经系统
会出现手足麻木、感觉迟钝、大小便失禁、易激动、健忘以及精神失常。儿童缺乏维生素B12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表情呆滞、少哭少闹、反应迟钝、爱睡觉等症状,最后会引起贫血。
三、维生素B12缺乏与消化系统
会引起舌炎和舌体疼痛,舌头呈"鲜牛肉状";并伴有食欲减退及腹胀、腹泻等症状。
血清维生素B12检测的临床意义
降低:
1、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维生素B12缺乏导致肠道吸收不良,使核酸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分裂而产生巨幼细胞性贫血。
2、慢性胰腺炎:胰蛋白酶缺乏,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
3、卓-艾氏综合症:因小肠内PH降低影响了维生素B12的吸收。
4、药物影响:如氨基水杨酸钠、新霉素等可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血中含量下降。
升高:
1、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淋巴瘤与增生性贫血。
3、肝脏疾病:肝硬变、胆汁性肝硬变、门脉性肝硬变等。
4、恶性肿瘤。
铁蛋白
铁蛋白是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含量稳定,可溶于水。在铁代谢平衡时,储存铁很少动用,当机体缺铁时首先储存铁被消耗,耗尽后若继续缺铁则出现贫血。
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1、一般在缺铁性贫血早期即可出现血清铁蛋白减低,可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指标和重要依据。
2、铁蛋白含量相对稳定,是判断体内储存铁和铁营养状况最敏感可靠的指标,与骨髓铁染色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
3、慢性感染、炎症、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等引起的贫血,铁代谢异常表现为:血清铁降低、铁蛋白正常或增高。
4、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时,铁蛋白水平可升高。
5、血清铁蛋白作为肝癌疗效监测手段,特别是对甲胎蛋白阴性的患者更有意义。肝癌患者治疗有效时,铁蛋白下降;恶化和复发者铁蛋白升高,若持续增高则提示预后不良。
检验科使用最先进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贫血相关指标,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真正做到贫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