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院庆

当前位置: 首页90年院庆 → 正文

90年院庆

当前位置: 首页 > 90年院庆 > 正文

【90年院庆征文选登】您好,我的“家”!

发布日期:2021-12-17    作者:肾内血透室 严聪锐    来源:     点击:[]

作者感言:感谢护理这份工作,是它让我明白在痛苦面前人人平等的,是它让我见证了病人恢复安康的喜悦……我将会继续与病人的生命同行,让患者因为我们的护理减轻痛苦,恢复安康,使我们的奉献有所收获。

有人说,家是一个可以温暖你,而你又愿意为之奉献的地方。很庆幸,我有两个家,有疼我爱我的父母组成的小家,有善良热情的同事们组成的大家。

咦!这里似乎很神秘,路过门口的人总会探头一望究竟。

“这里就是透析室?”

“对的。”

“从来没进去过。”

有一群平常却又特殊的患者,每周三次反反复复从这里进进出出、安安静静,他们口中总是提及一群特殊又平凡的天使,那便是我们——透析室里的护士们。

转眼间,到透析室工作已四个年头。在这里我经历了生涩到成熟,从内向不善言谈的小姑娘到能独当一面的透析室护士,由内而外的自信、能力都是这个大家庭给予我的蜕变。内心深处非常感激同事们,来自不同城市却为了共同的梦想,聚集成了一个大家庭。她们甜美的微笑,真诚的关心,打消我了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她们耐心指导,专业讲解,帮助我迅速适应工作,胜任工作;她们坚强无私,为病人付出,激励着我积极面对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拥有了广泛的友情,收获了亲情,继承了“渭医精神”。在90周年院庆之际,我想感谢这个大家庭,家就是我的港湾,为我遮风挡雨,我要感谢家里的每位领导、同事,是你们给我亲人般的关心,让我感受到家的温馨。

我刚到中心医院,我第一次踏入透析室,望着一排机器时不时传来刺耳的警报声。那粗长的内瘘针,那3米多长的血液管路,有200多毫升的血液,以平均230ml/min的速度不停运转四个小时,都是与病人的血液直接相通的,并且每个管路都有很多个接头和侧孔。我开始紧张,感受到一张张灰暗的面孔伴随着满满的不信任,甚至有些敌意的目光直视着手足无措的我,难道以后我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下去……就在这时老师拍了拍我,说道:“我们是血透护士,我们要有扎实过硬的血透专科技术。这里的病患看护,不得有半点松懈;这里的无菌操作,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当一个个绝望的患者,在我们这里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那是我们的骄傲,让我们把健康带给每一个躯体和心灵。”老师的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时光荏苒,我已在血透室奋斗了四个年头。清晨,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血透室的护士早已起床,开始了紧张的忙碌。无论寒暑,无论节假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使们就这样忙碌着,开机、自检、安装管路、闭路循环、搅拌透析液……伴随着一声声“您早”“您好”的问候中,我们迎来了第一批熟悉的面孔,称体重、测血压、内瘘穿刺、上机。早班病人的治疗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不时送上温柔亲切的话语。好不容易全部上了机,本以为可以松口气,但新的一轮工作又开始了,巡视、生活护理及处理各种并发症。就这样,365天,没有节假日,只有一三五组、二四六组。

我们热爱这个岗位,我们一直为此在奋战,把那生命之火点燃。当患者看到重生的曙光,拥有活下去的希望,含泪道出“谢谢你们,又给我了一次生命”。这句简单的话语,给予了医护人员最高的赞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丰碑无语”,医护品格就在这点点滴滴的理解与关怀中得到升华。我们再苦再累又怎样,无怨无悔,这一特殊的责任与使命,是患者对生命的托付。

这些年与血透室患者的陪伴,从陌生到熟悉、到理解、到支持、再到信任,不仅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也和患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年的陪伴、守护,有委屈、有感恩。曾几何时,那些曾经收到过“死亡邀请函”的病人,渐渐地笑容多了,有信心,甚至重新步入了工作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脚步不能停,化验、吃药、透析、治疗、检验……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

在这条崎岖的生命道路上,我们“渭医人”为他们保驾护航,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们充满了自豪感。

岁月静好,来日方长,希望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携手相伴,同心同行。医院是我们的家,她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发扬团队精神,继承“渭医精神”,不断推进医院和谐发展。

我坚信,个人的命运、荣辱始终与医院的兴衰紧紧相连。没有医院的发展,就没有我们的发展,医院的发展壮大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让我们每一个“渭医人”与医院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