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课堂 → 正文

健康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正文

《中医体质分类与防治》——中医体质学理论

发布日期:2016-07-21    作者:中医科 苏和平 李红阁    来源:     点击:[]

中医体质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以经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体系诞生于中国古代,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充分借助了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古人以此为认识世界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蕴含着深刻的唯物论内容和辩证法思想,以此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并指导升华为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形成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以此来指导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着眼于整体联系,沦重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所依赖的物质,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经络为通道,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联系着六腑,形体官窍的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人类的生命活动,既然有相同的普遍性,又有个体的特异性,均是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结构与功能的综合表现。脏经络、精气血津液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即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又是临床各科的理论依据,也是中医体质的理论基础。

中医体质研究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研究”中,王琦提出“体质为本,形神构成,体病相关,可分可调”假说,主要论点是:①体质可分论,即体质可以客观分类;②形神构成论,即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与一定心理素体综合体;③体病相关论,即体质类型影响疾病的倾向;④体质可调论,即通过干预可以调整体质偏颇。以下简述体质可分,疾病相关,可调三个关键问题。

(一)体质可分论——体质可以客观分类

体质的形成与先后天的多种因素相关。遗因素的多相关 性与后天因素的复杂性使个体体质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即使用一个体,在一不同的生命阶段体质特点也是动态可变的,所以体质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呈现其多态性特征。另一方面,处于一社会背景,同一地区域,或饮食起居幽默产相同的人群,其遗传背景和外界条件类同,使特定人群的体质形成群体生命现象的共同特征,从而又表现了群体的趋同性,不同时代的人群也呈现不同的特点。个体差异性与群体趋同性是相互统一的,没有个体的差异性就无“体”可辨;没有群体的趋同性就无“类”可分,二者成为体质可分论的理论基础。

体质分类的依据主要是:文献依据,以《内经》阴阳、五行分类法;临床依据,根据《伤寒杂病论》及以后历代医家,根据临床主征分类;国外医学根据西方人体质分类法;少数民族也有根据各民族体质的分类法;分子遗传学依据主要根据源于父母遗传信息储存在PNA的核甘酸编码特征分类法,如 温体质与HLA-B40相关,肥胖体质与HLA相关等。还有不同学术观点的多种分类法。

(二)体病相关论——体质类型影响疾病的倾向

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分别具有各自不同遗传背景,它与许多特定疾病的产生有密切关系。体质状态反映正气强弱,决定发病与否,由于受称天因素或后天因素的影响,个体体质的差异对某些致病因素有着易感生,或对某些疾病有着易罹性、倾向性,形成某些疾病发生的背景或基础,如研究发现痰温体质与高血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座中密切相关,慢性前列腺炎、胆石症、肾石症患者的体质类型以湿热质、气郁质多见。体质状态也是预测疾病发展、转归、预后的重要依据,不同地域人群的体质特点与一定的疾病谱相关,因而产生发病差异。

疾病发生与体质密不可分,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体质为基础,体质状态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倾向。体质因素影响疾病机致变化,病情可随体质变化而变化,如阳虚质易寒化,阴虚者易热化,肥胖质易 化,温热质易化热化湿等。体质状态是预测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疾病向好转发展或恶化变化相当程度是由体质状态决定的,因为它是疾病的内因,变化的依据,证候的性质也是受体质因素的影响,体质与证候的产生表现有内在的密切关系。最大程度上是由人体精气血津液正气的盛衰和感受外邪的性质和量决定的,由此可产生各种疾病的千变万化表里,寒热、虚寒之症。

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对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水平。肿瘤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抗凋元基因与抑凋元基因表达的失衡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探索不同体质类型肿瘤高危人群的癌基因及其表太水平,有助于从基因水平研究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有研究,痰温质者外周血表太上调和下调的基因中就存在与肥胖代谢紊乱综合征相关基因。总之随着现代科学特别近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探讨中医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的本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证明中医体质学的科学性,也必将把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产生一次飞跃,更好在防治疾病。

(三)体质可调论——通过干预可以调整体质偏颇

体质即禀成于先天,亦关系于后天。体质的稳定性由相似的遗传背景形成,年龄、性别等因素也可使体质表现一定的稳定性。然而,体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由于每一个体在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中,因受环境、精神、营养、锻炼、疾病等内外环境中诸多因素影响,而使体质发生变化,从而使既有相对稳定性,同时也具有动态可变性。这种特征是体质可调的理论基础。

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使体质的调节成为可能。在未病的情况下,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纠正或改善由于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所导致的体制偏颇,以降低偏颇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可以预防疾病或延缓发病。体质的可调性使高速体质而防病治病成国可能,实际上临床治病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改变患者的偏颇体质。服用适宜的药食是调整体质的重要方法,合理应甲药食的四性五味,升降沉浮等性能,可以有效地纠正体质的偏颇。另外,高速和改善体质还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对其进行相应的生活指导,通过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使体质得到改善。

还有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可干预体质;有通过干预亲代体质可调节子代先天禀赋干预调节子代体质的;有通过调节体质可预防体质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有通过干预体质可调节心理适应能力的等。

随着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飞速发展,西方医学模式已开始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医学模式转变,诊疗方式从注重群众向注重个体转变。体制裁研究从探索单个疾病的体质因素,向探索一类疾病的共同体质基础的研究方向地趋势。如代谢综合征的提出,表明西方医学已进行不同疾病的共同发病机致的研究。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也为中医体质可调性的研究提供了技术科学支持并创造良好机遇。可以探索不同体质类型的个体差异规律及共与疾病的相关性,阐明体质的可调性的机制和规律,拓展了中医体质学发展的美好前景。

王琦老师的体质分类:

一、正常体质 平和体质

二、偏颇体质

1、气虚质

2、阳虚质

3、阴虚质

4、痰湿质

5、湿热质

6、血瘀质

7、气郁质

8、特禀质

一、平和体质

定义: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成因: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

特征:①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②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③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纳良好,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④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⑤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体质分析:平和质者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故其神、色、形、态、局部特征方面表现良好,性格随和开朗,平素患病较少,即使患病也较轻,病程短而且已全愈。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强,精神调节和控制力较强,能适应正常的人际关系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

发病倾向

对四时寒暑及地理环境适应能力强,平时患病较少。

调体法则

注意摄生保养,饮食有节,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坚持锻炼。

调体要点

根据人体生长规律,适当调养。

(1)小儿期:小儿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食谱当多样化,富有营养,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2)更年期:为体质的转变时期,可根据阴阳偏颇酌服补益肾阴肾阳之剂,如八味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之类。

(3)老年期:五脏逐渐衰弱,应适当调补,促其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宜以平补为主,酌用健脾益气之品,如山药、白术、黄芪等。

平和体质调体方法

平和质者,无气血阴阳偏颇,无明确调体方药。平素以保养为主,可适当使用扶正之品,不宜过于强调进补,少用药物为宜。若患疾病时,以辨病、辨证论治为主,重在及时治病,防止因疾病导致体质偏颇。

平和体质的精神养生

平和质者在心理特征方面表现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包括坚定的意志,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性格等,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抗病的能力较强。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心性的修养,认为精神情志调摄是养生之本。平和质的个体,由于其脏腑阴阳气血趋于均衡稳定,一般表现为精神愉悦,乐观开朗。但由于心理状态,情志反应与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精神刺激和情志变化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所以调摄精神,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对防止平和质者出现偏颇和病理体质的出现,是十分重要的。

(一)培养兴趣爱好

《临证指南医案·卷六》华岫云按:“情志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平和体质的人,心理调节能力较强,此时可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保持平和心态,如琴棋书画、唱歌跳舞、吹拉弹唱等,都可以陶冶情绪,振奋精神,保持心理健康。

(二)运动法

平和体质的人,可以通过运动保持情绪的健康稳定。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打球、爬山、跑步、散步、太极拳、太极剑等,均能疏通气机,和畅气血,使人情绪高涨,以保持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人的生、长、壮、老、已生命过程与情志演变是相应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体质状态,情态变化也与之相应。例如,婴幼儿期脏腑娇嫩,其情志为弱情弱志阶段;儿童期为稚阴稚阳之体,其情志为稚情稚志期;青少年期是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其情志为盛情盛志期;壮年期体质最为强壮,为情志平定期;老年期体质日渐衰弱,为衰情衰志期。在不同年龄阶段,对情志的调摄应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手段。

平和体质的饮食养生

平和质的人具有阴阳和调,血脏畅达,五脏匀平的生理特点,其饮食调养的第一原则是膳食平衡,要求食物多样化,体现中国传统膳食杂食平衡整体观。

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的观点,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平和质者不应注意气味调和,同时施膳,根据季节选择适宜的饮食,以维护机体的阴阳平衡,保障健康。

(一)气味调味

食物与药物的寒热温凉一样,均是依据它们对机体所施加的影响总结出来的,即从药食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神农本草经》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凡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或食物,其性寒凉;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性温热。平和质者饮食要寒温适中,不宜过于偏食寒性或热性的食物,以免日久影响机体的阴阳平衡,引起体质的变异。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选择平性或稍温、凉之性的食品。也可以利用相反的食性而调节食物的寒温之性,如水产品鱼、鳖之类多有寒凉之性、烹调时多佐以葱,姜等调味品,或加料酒,可以借其辛温之性以消除水产食物的寒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不同的食品其阴阳属性和作用均有差异。同时,不同的食物又各归于不同的脏腑,《灵枢·五味》说:“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谷。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可见五味可以影响脏腑功能,与体质的关系极为密切。平和质的人应力求五味调和,不可偏嗜。五味各有所归之脏,兼有寒热之性,欲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充盛,脏腑协调,必须均衡地摄入五味,不使五味有所偏胜,以保正气旺盛,身体健壮。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奉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长期偏嗜五味中的某一味或某几味,则会使脏腑功能失调,《素问·生气通天论》则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威,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万失。”五味有所偏嗜,则脏气有所偏伤,甚则累及其他脏腑而引发各种病变,久则必然导致体质偏颇。

(二)四时调补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四时气候的变化,季节的交替,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必须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进行饮食调养,以维持体质平和,促进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

四季更迭是自然界运行的特有规律,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特征,会影响人体内部的阴阳消长,脏腑活动及气血流注状况。冬至日阳气始生,至春夏阳气生发趋外,气温由温变热,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外受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耗气伤津。夏至日阳气升已而降,至秋冬阳气潜藏于内,气候由凉变寒,人体阳气内敛,腠理致密,此时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之品,以防伤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即是此文。所以炎夏季节宜食用西瓜,苦瓜、莲藕,绿豆等清热消暑之品,而不宜过食生姜,肉桂、狗肉、羊肉等助阳发散之品;寒冬之时可适量进食羊肉、狗肉等以助阳散寒,慎用寒凉之味以防损伤阳气。

在上述顺应四时,因时制宜原则的指导下,对四时进补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方法,即“四时调补”法。

春季阳气初升,万物复苏,升发向上,顺畅条达。春宜升补,即顺应阳气升发之性,食性宜清轻升发,宣透阳气。但注意升而不散,温而不热,不过用辛热升散之品,宜多食蔬菜,如菠菜、芹菜、春笋、荠菜等轻灵宣透,清温平淡之品,均宜摄食。

夏季阳气隆盛,气候炎热,其性如火,万物繁茂。夏宜清补,应选用清热解暑,清淡芳香之品,不可食用味厚发热的食物,宜多食新鲜水果,如西瓜、蕃茄、菠萝等,其他清凉生津食品,如金银花、菊花、芦根、绿豆、冬瓜、苦瓜、黄瓜、生菜、豆芽等均可酌情食用,以清热祛暑。

长夏为夏秋之交,此时天热下降,地湿上蒸,氤氲熏蒸,湿气充斥,为一年之中温气最盛的季节。长夏内通脾气,眸为阴土,喜燥恶湿,湿盛于外,困阻脾阳,运化无力,每见四肢困倦,胸闷腹胀,食少纳呆,呕恶腹泻,尿少水肿等水湿内停之象。长夏季节,宜用淡补,即用淡渗利湿之品以助脾气之健运,防止湿困中焦,多选用茯益、藿香、山药、莲子、薏苡仁、扁豆、丝瓜等淡渗利湿健脾之品,最忌滋腻碍胃。

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长,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进食补品宜选用寒温偏性不明显的平性药食,不宜用大寒大热之品,即所谓平补之法。同时,因秋风劲急,气候干燥,宜食用濡润滋阴之品以保护阴津,如沙参、麦冬、阿胶、甘草等。

冬季天寒地冻,阳气深藏,阴气大盛,万物生机潜藏,精气涵养。冬宜温补,选用温热肋阳之品,以扶阳散寒,如姜、桂、胡椒、羊肉、狗肉、牛肉等温补之品。

Baidu
map